阅读历史 |

4.火器(1 / 1)

加入书签

虽然我是“大明王朝的天子,五千万赛里斯人的皇帝,十三个行省与两座都城的主人”,可是历史上自以为王冠稳固,却迷迷糊糊死于宫廷政变的罗马皇帝还少么?

我问他若是对方从右侧而来,又该如何是好?是不是要再建造同样数量的右舷战舰?

所以我把这个疑问又问了一遍:“这偏厢车甚好,只是偏厢仅能专防一侧,虏若从另一侧而来,为之奈何?莫非要再造同样数量的车偏防另一侧?”

这段高等赛里斯语听得我脑壳疼,我赶紧打断了他的话:“照你所说的‘车后辅兵装弹,交递火铳,循环交际’,一辆战车上四个火铳手,得配多少火枪?”

“陛下,这是……”

我在马车边轻轻推动炮身,大炮有些滞涩地慢慢转动,自如的瞄准各个方向:“不错,加上炮架,这佛郎机炮车有多重?”

我语气加重了些,以免这家伙听不出我恨铁不成钢:“四头骡子,一辆大车,你就拿来运一台小佛郎机?现在各营的炮架虽转向不灵,但用四头骡子能拉两门大将军炮,比你这败家的炮架车还省一辆车钱!”

“万岁,臣的炮能转向……”

“炮营在阵后放炮,只管照阵前打就是,整这花里胡哨的架子,你的炮是要陷阵冲锋吗!”

“两门大佛郎机抵不得这一门?”

这车由六匹挽马牵引,车辙又宽又深,莫非……

莫非这就是君堡的救星,罗马帝国的匡扶者,奥斯曼的掘墓人,燃烧着火与硫磺的剑,人类智慧的结晶,我朝思暮想的红衣大将军?

嗯,所以你想说什么?

我颇为好奇,棉絮虽能燃烧,却不知道棉絮还能当成火药用?

虽然他的装填动作比用火药装填还要快,不过棉絮显然是不可能用来作战的,他展示的或许是一种廉价的训练手段?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